•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
  • 电话: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音乐表演
  • 重庆晚字报
  •   ▲秦萩玥正在唱山歌

      ▲秦萩玥演出照

      去年12月29日,第二届“梦想100”人生规划大赛事业组决赛在潼南举行,在舞台上有一位年轻漂亮的女选手引起重庆晚报记者注意。她叫秦萩玥,是巴南木洞山歌年龄最小的传承人。木洞山歌是巴南木洞镇传唱的汉族山歌歌种,传承者一般是五十岁以上的爷爷辈。是什么原因让秦萩玥选择回到山里传承木洞山歌?昨日,重庆晚报记者采访了秦萩玥。

      重庆晚报记者蒋海涛刘润见习记者苏杰德摄影报道

      成为木洞山歌传承人

      秦萩玥和木洞山歌的情缘要从9岁时说起。“我家刚搬到木洞镇,之前我就很喜欢唱歌。在一次唱歌比赛中,一首《木洞榨菜》让我深深喜欢上了木洞山歌。13岁后,我就正式,向传承人学习山歌。不过因为年纪小,接触的都是儿歌之类的。”

      2004年,秦萩玥考入四川音乐学院歌剧表演专业,学习美声唱法。2009年,秦萩玥回到木洞镇,开办了一家山歌少儿艺术团。“毕业后,自己准备了一年考研,但是没考上。后来也有学校请我当老师,也对接了一些演艺公司,但是最后我还是决定回到自己的家乡。”秦萩玥说,不想让美丽的山歌在我们这代消失。

      2010年,秦萩玥开始申报木洞山歌传承人,2011年通过审批。秦萩玥说:“2012年考公务员,本来有个巴南区文化馆的职务,但是我考虑到自己要创作传承木洞山歌,如果我人都没在木洞,还怎么创作、怎么传承。于是,我留在木洞镇文化服务中心。”

      秦萩玥说:“我大学学的是美声,山歌要喊出来、很费嗓子,相当于我要把自己学习的东西全部丢回去。这几年来,我也一直犹豫,是去继续深造甚至出国学习西洋乐,还是继续留守木洞。但我一直放不下木洞山歌,我想将木洞山歌传到全国。”

      让木洞山歌唱响全国

      “现在木洞山歌的传承已经有了起色,非常重视,每年会举办多场活动,还邀请各村党政干部带头传唱木洞山歌。”秦萩玥说,“我们也编写了教材,进入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校每周都会用1-2节课教授木洞山歌。我也会每周免费去学校授课。我们文化服务中心也免费举办培训班。”

      目前,木洞山歌的传承人出现青黄不接。“我们共有20多个传承人,平均年龄大约50多岁,最老的70多岁,除我以外最小的也有40多岁了。”秦萩玥说,“想要山歌得到创新、发展,我必须要努力。”

      从2009年开始,秦萩玥定了3个阶段目标。第一个三年,收集民间山歌资料,向山歌传承老师学习,提高演唱技能,编山歌教材向全区木洞山歌文化。第二个三年,通过参加市级、国家级山歌演出、培训等,不断提炼拓宽山歌表演领域。第三个三年,到中央音乐学院继续深造专业知识,参加国内外民间文化交流学习,能在国家大剧院开一场结合的山歌专场音乐会。前两个目标基本完成,第3个3年,还在进行中。“今年我计划参加一次如星光大道一样的节目,让木洞山歌唱响全国。”

      木洞山歌传承存在3个瓶颈

      木洞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蒋效伦研究木洞山歌已经30多年。他告诉重庆晚报记者,现在木洞山歌传承面临3个瓶颈。一是改变了。以前流传下来的木洞山歌,许多都是讲述人们在农业生产当中的情况,比如挞谷子、插秧、纤夫等,但是现在已经没有这些了。二是精品歌曲所营造的氛围还不够,影响力度较小。三是。“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传承人,但是我们必须要解决他们的生计,要让木洞山歌给他们带来经济效益。”蒋效伦说。

      木洞山歌是巴南区木洞镇传唱的山歌歌种,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巴渝歌舞,中经战国时代的“下里巴人”、汉代的“巴子讴歌”、唐代的“竹枝”,直至明清演化形成木洞山歌。

      2006年5月20日,木洞山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推荐:

币安app官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