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印刷学院校长王(右二)、副校长蒲嘉陵(右三)在书屋考察调研。
印刷学院 供图
本报记者 梅 通讯员 杨蕻
印刷学院(以下简称北印)从2006年开始招收包括藏族学生在内的少数民族预科生。多年来,北印充分利用学校优质资源,从学生招生及就业、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升、解决印刷出版业实际困难等方面,为雪域新闻出版事业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
政策倾斜 为行业培养后续人才
为了给地区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培养后续力量,北印实行了对等少数民族地区倾斜的招生政策。2013年,北印把列入首批一本招生省份。2014年,学校在安排招生计划共计12人。其中编辑出版学和印刷工程专业各2人,均安排在本科一批录取;内地班8人,安排在印刷工程和数字出版专业各4人。
对于已经进入北印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校方在学习、生活、情感上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为了更准确地把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学校还开展了“民族班藏族学生生活方式调查研究”。此外,学校提供多种渠道,通过助学金、勤工俭学、兼职培训、节日补助等方式加强对藏族学生的资助和帮扶工作。
据统计,90%以上等地区少数民族学生毕业时选择回到生源地,很快成为所在单位的和优秀后备人才。
对口培训 解决企业实际困难
在国家新闻出版的号召下,北印主动服务包括在内的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出版事业,在人才培养和在职人员培训、印刷技术问题解决等方面与自治区有关单位进行了很好的对接。
2011年8月,时任北印党委副的美带队赴进行调研,在地区印刷企业座谈会上,推动探索建立少数民族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当年9月30日,印刷学院印刷技能人才培训在新华印刷厂挂牌。在挂牌前,双方签订了《印刷技能人才培训与技术合作协议书》,举办了印刷企业第一期人才培训班。协议明确:北印将定期接受厂方选派的管理和技术到学校短期提高;围绕民族出版、绿色印刷、绿色包装等领域联合申报课题,共同开展科研和技术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培训班结束后,来自北印的专家们还深入车间,帮助解决了一些困扰企业技术人员多年的生产难题。针对设备不能及时更新换代的问题,学校领导还在往届毕业生中发起号召,向自治区捐赠印刷机。
新华印刷厂央金说:“这是一次非常务实的帮扶活动,北印的老师们手把手地悉心,让全厂的干部职工明白了厂里的现状和问题。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我们新华厂有决心在未来成为自治区名副其实的印刷龙头企业!”
在职教育 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2013年4月23日,新闻出版局党组肖传江、局长旺堆次仁、副局长王喜凯一行到北印访问。双方围绕利用北印完备的师资、科研力量,为新闻出版局提供继续教育、研究生教育、软件工程硕士等人才培养项目,以及联合申报项目等内容展开洽谈,并明确北印将协助新闻出版局在建立函授站,开展多层次人才培养。
这次会面,成为北印与后续一系列合作的基础。当年6月,北印与新闻出版局在拉萨联合举办了全区印刷技能人才培训班。2013年8月,北印与新闻出版局、交通大合举办的首届新闻出版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班开班。学校邀请知名专家进行课程设计、学科论证,选派优秀师资团队赴藏教学、就近指导,并结合当地实际,采取适当减免学费、持续等措施,让更多有志求学却因工作紧张和经济困难等因素难以如愿的当地从业人员获得就近入学、知识充电、继续深造的机会。
挂职调研 架设合作新桥梁
北印一贯重视干部挂职、人才援藏,以期将干部成长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架起京藏合作、校地合作的桥梁。2011年6月,学校选派青年教师关强前往新闻出版局挂职锻炼。关强与当地相关干部及员工深入开展业务交流,协调学校及行业企业送知识、送技术进藏,在学校和当地行业间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
2014年10月,北印校长王与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专程赶赴拉萨,就自治区“十三五”时期新闻出版业发展规划编制、新闻出版及印刷业发展现状、出版印刷人才和技术需求进行专题调研,并将调研结果提交校长办公会讨论。
下一步,北印将制定完善援藏方案,针对地区新闻出版业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工程、项目和资金需求,规划好适应国家战略方面的重大项目;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居住分散的特点,积极推进数字印刷和数字出版在该地区的应用和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继续办好目前的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班,在新闻出版、印刷包装、信息、计算机等领域招收地区企业技术,开辟准学历高职和本科类别班,培养高层次和留得住的一线人才;制定鼓励性政策,针对性地选派专业教师赴厂区挂职锻炼,解决新闻出版行业在发展中面临的技术难题。
“回顾北印援藏历程,我们也深切感受到对学校开展行业人才培养的热切。未来,北印将继续与新闻出版局、新华书店、印刷企业、高校建立和强化良好的合作关系,为雪域新闻出版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应有贡献。”采访结束时,王说。
作者:梅 杨蕻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