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
  • 电话: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话剧表演
  • 【爱作家】也无风雨也无晴
  •   刘纯羽,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获硕士学位,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现任教于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学院。

      主要作品:长篇小说《艺术学院那点事儿》;电影剧本《弯月未必总伤情》《午夜代驾》《快递小哥》;网剧《你的命运我知道》;话剧作品《丑小鸭奇遇记》《蹦恰恰的大冒险之旅》;学术著作《微电影剧作教程》《大师论电影剧作》等。

      按照行道来说,我是出身于戏剧科班。从刚开始写作时,便开始鼓捣那些个独幕剧、多幕剧,编、导、演……说真的,那时的我总想着什么题材比较能有深度,比较容易接近奥尼尔或者易卜生的数,至于这出戏能卖多少张票出去,基本不考虑。

      后来,逐渐地去写一些公开上演的作品,也应着导演和制作方的要求吧。其实,那些东西绝大部分虚构,其中更有不少为了赚得票房而满是搞笑的噱头。这样,写着写着,我竟然有些腻味了。不知为什么。我记得好几次,在一间什么排练厅里或者咖啡厅里,我跟那些导演还有制片人因为剧本中的那些“噱头”问题争论得差不多面红耳赤。后来,那些东西上演之后,我也去看,接受所谓的鲜花和掌声。在我印象里,我总认为那样的搞笑削减了我艺术的庄严和严肃,甚至了作品中原本扎实的现实性以及时代。

      作为编剧,我不认为电影同戏剧之间有着很深的鸿沟。就好像我不认为米饭和粥之间有着本质区别一样。它们的营养成分差不多,不过操作方法有不同。因此,创作电影剧本时,我格外注重故事的现实意义。或许,像奥尼尔或者山田洋次那样地关心周遭生活,才是最重要的,我认为。然而不久,我便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的创作永远同投资商给予的“命题”之间有着挺大的距离。我是一个极其热爱写作的人,不管那些制片人希望我去做什么,我自己在所谓的委托创作之余,总写自己喜欢的东西,写那些同现实生活和自己经历格外接近的东西。

      今天的编剧很苦。电影的投资商人们要求他们写一些狗血的东西,对那些使出银子盼望着赚得更多银子的人而言,作品的文化品位根本不是个什么鸟东西。可是对于编剧们说来,电影到底还应该算是一种艺术呗?作者总要通过电影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生活的发现和思考不是?可是那些投资人说的也有道理:我们掏出来的可是真金白银,你那种东西品位是有了,最终的结果便是赔本赚吆喝。敢情你不心疼!

      我不愿意说这是个关系到中国电影发展急待解决的问题,那样说太大。我宁愿说这是关系到我们编剧生计的问题。所以我近来一直把创作的探索和追求放在这个焦点上,试图寻找一个商业和文化的契合点:让观众爱看,也让作品表现出时代品位来。

      在《弯月未必总伤情》(发表于本期刊2015年第5期)这个剧本中,我走的便是这样一种线。我希望这部作品保持一种商业电影的戏剧性悬念,又映射出社会现实,出人性纠葛来。这个作品本身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新闻报道:某位县里的邮政局局长因140万元而潜逃异乡11年,最后的几年里他在某小城里干上了清洁工。据说这段时间里他变成了个沉默寡言的人,不与人多交谈,过着静悄悄的日子。周围有邻居请他帮忙干活,他从不推辞。人们都说这是一个老老实实的,直到有一天他东窗事发大家还不敢相信。这个小小的新闻引起我某些沉思,我在想,这人会不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没贪污该多好?哪怕就这样干清洁工也会心里舒坦不是?我还想,那最后的几年干清洁工的生活对于这个从底层上来的人应该是不会很陌生的,他过去不也是苦出身吗?也许,如果不当这个官儿,他会是个不错的的。究竟是什么使得这个人的人生陷入了这样的泥沼?

      我把笔力集中在了两个主要人物的感情上,用细腻的笔墨来展现这个局长在逃亡最后的日子里与他房东女人之间的微妙情感。我试图在美丽的江南水乡小镇勾勒出一幅优美的人情国画,这样才能令人产生一种对生活的反思和对这个人物命运的叹惋,从而引导我们对生活的深沉的思考。当然,我知道,我不能把笔墨过分地用来写个人平淡的时光和情感,那样的作品进入今天的院线是没有多少指望的。所以我在创作中必须保持某些商业性的元素:出于这样的原因,我对原材料进行了加工,我把邮政局局长改成了局长,让这个人物有了令人惊诧的硬功,于是他的身上就陡增了很多的神秘感。我有意地在作品的前三分之二的篇幅中突出这个人物身上的神秘感,始终让观众心头保持个悬念,他到底有着怎样的秘密呢?

      起初,在人物的经历以及他同周遭人的关系之中,尽量以自然的笔调渲染了他的神秘感。他于看似无意识间回避着什么,在处理东女人的关系时,格外刻意地保持一种分寸感。这种分寸令他们的情感浸透着哀婉和凄迷的味道。最终,他还是选择了逃避,或许他逃避的不仅是这段情感,也是他难以克制的思乡之情。终于,临近除夕的日子里,他选择了以悄无声息的方式离开。而他的隔壁,深爱着他的女人正等待着与他的团聚,期待着他们能像一家人一样,吃顿年夜饭。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悲剧应引起人的悲悯和同情,实现心灵的净化。对于这部作品来说,如何激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悲悯呢?如果他前半生顺风顺水,春风得意,还能让观众对他的命运唏嘘感叹吗?或者,若他是天生的,,恐怕也不会变成后来那样好的一个人。经过反复地考虑,我认为,这个人应当是一个出身格外贫苦的人,年少时的他很勤奋,能吃苦,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步爬上了局长的。他自幼生长在农村,家里除了他之外,还有弟弟和妹妹,他排行老大。父亲在“”期间去世了,年少的他便生活的担子。后来,他到了县城,草草地成了家。

      他会武功,头脑聪明,肯吃苦,很快成了一把破案的好手,在几次缉私战斗中屡立战功,被提拔为县局长。就这样,他用自己的努力,摆脱了过去的命运,却终究没能逃脱的。

      如果要满足今天电影观众的欣赏口味,电影作品的造型特色是必须突显出来的。我特意在这部作品中加强了的对比性,把江南小镇如诗如画的与结尾男主人公的家乡张北古老粗犷的蔚县县城对比了起来。特意增加了春节蔚县打树花的场面,用那在古城墙上爆裂喷涌的铁水将人物内心的情感出来。

      当作品的构思完成后,它的思想主题和人性意义也彰显出来。我发现它其实了一个比较深刻的现实主题,那就是,如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丰富,撬动了人们的潘多拉魔盒。事实上,人真正需要的其实很简单,健康的身体,的心灵,的情感,便足矣。影片在现实同人们心灵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电影的深层叙事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作者人为地确定,它来源于对现实的关注以及对情感和人性的关怀。当这个故事的深层叙事形成的时候,我便开始了剧本创作。到这个阶段,未来的影像已经有十之能够呈现在我的眼前了。

      其实,即便是委托创作,编剧在很多情形下接到的故事题材并不那样具体,它们需要编剧在类型样式、风格结构以及造型方案和现实意义上进行完善。这就意味着,创作者能够实现深层叙事的目的。不过在现实中,为了解决这个,国产电影就像中国足球一样,不惜重金请来外国教练。把美国编剧或者教编剧的老头请来。其结果好像也比请了洋教练的中国足球队差不了多少。

      我们为什么不自己潜心研究一下这个世界上那些不仅震撼人的视觉神经而且能震撼人们心灵的电影作品呢?当然,更不必天天弄些穿越、灵异或者下半身的故事来可怜的观众,那不应是一个电影工作者的追求。有些编剧不,他们面对真实的生活和自己的生活体验,结果真的没人看。除非最后你能像《百鸟朝凤》的制片人那样去跪。于是人们得出一个结论来,距离现实生活越近,就越没有观众缘!事实不然,很多故事框架都有着生活的影子,它们其中蕴含的未来影片的“生长因子”能够让它发展成完整的电影。而且,即便是人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题材,也能为其赋予人的生活和情感,也能为其寻找人物行为的逻辑和独特细节。电影艺术正是如此,当真实地表达人类情感时,那深层叙事的目的便完成,那电影的艺术价值便也实现了。

      刘纯羽的创作特色在于,格外地注重作品的内在情调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不,不媚俗,保持自己思想和见解的性。另外,正如她所论述的那样,作者格外重视叙事的严密和扎实,关注现实生活中现象和话题的隐喻性。这对于一个电影编剧来说,是格外宝贵的。

      课堂上,纯羽老师对学生循循善诱,写作中,她是一个充满情感和想象力的人。她有丰富的创作灵感,多年来,在创作的道上默默坚守,稳步前进。从理论到实践,从小说到剧本,她可以说是一个涉猎广泛的博学者,同时也是术业精专的电影行家。

      刘纯羽创作的优势在于对于人物的把握。这同她本身的戏剧出身有关。她的作品中含有一种味道,就是对现实的温柔鞭挞。她笔下的人物能含蓄而内敛地,甚至不动声色地传达出微妙的感情。实际上,创作人物最难的是什么?应当是塑造一个自然却极富个性的形象,她做到了。这来自一种艺术感觉,更来自于她深厚扎实的戏剧功底。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