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10月22日讯“《死无葬身之地》首排到现在,在演了18年,第一次走出,礼就在杭州了。”国家话剧院院长周予援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这样说。
明晚,“剧赞-国家话剧院2014杭州演出季”的首场演出,萨特名剧《死无葬身之地》即将在杭州剧院揭开大幕。接下来,《向上走,向下走》和《哥本哈根》也将连续在浙江省文化馆小剧场上演。
昨天,周予援院长携著名导演查明哲、演员牛飘等爱将,在中国美术学院亮相。查明哲和美院教授杨振宇在南山的校园里“西湖论艺”,畅聊戏剧和美术,萨特和存在主义。
国话第一次以演出季的形式下江南,经典保留剧第一次离开就落地天堂,杭州籍演员牛飘“北漂”30年首度回到家乡演戏这诸多“第一次”,注定让钱江晚报今秋文艺季成为杭城文化界一件盛事。
发布会上,牛飘用一句标准杭州话推销他演了10年的这部名剧:“真当毛好看”。
《死无葬身之地》:真当毛好看
“国家话剧院的演出季,是对我们这个城市成长的一次很好的喂养。”钱江晚报总编李杲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这样评价国话的到来。
国家话剧院院长周予援则表示,国话成立60年,是时候把“库存”的一些经典保留剧拿出来常演常新了。除了和上海,首选了杭州做演出季,“两部经典剧加一部现实题材的原创,拿来敲敲门。”
为什么选杭州?为什么选萨特?导演查明哲言简意赅地概括:“杭州是戏剧,必须演最经典的。”
而那个“正杭州男人”牛飘的到来,更让发布会气氛相当活跃而接地气。
这个身高马大,平时一口标准京腔的粗犷汉子,外形怎么看都没有杭州男人的味道。不过他张口一句标准杭州话,让底下端坐的本地记者瞬间亲切感爆棚:“我真当是杭州人啊,省中医院出生,南山上长大的。”
拉好近乎,接下来,他就开始卖力地“推销”他出演的《死无葬身之地》。“我从2005年开始演这个剧,我这么挑剔的人能演10年,那是真的好看!《死无葬身之地》描写的是成功,英文译名就叫胜利者。当年的电视剧《潜伏》被观众誉为办公室教科书,萨特这个《死无葬身之地》就是人生选择的教科书!”
为了说明这个剧有多震撼,牛飘还拿“尔康”周杰当案例。“这家伙平时很少看我们的戏。那一年,我们演完《死无葬身之地》,周杰居然在门口等着,一定要拉我们去旁边胡同里很破的馆子去吃东西,因为他有话想说。结果坐下来,又什么都说不出来。他经历过大红大紫,变得很难动情,但是看了这个戏他忍不住了。”
最后,牛飘用标准杭州话总结一句:“真当毛好看!”
戏剧是一封弥足珍贵的家书
导演查明哲和美院教授杨振宇的“西湖论艺”,吸引了200多个学生和”Art一点”的粉丝,把报告厅填得满满。
昨天的话题叫“戏剧”,查明哲果然天马行空。从《死无葬身之地》中的一个震撼的场面切入:15岁的弗朗索瓦为了,冲出舞台,在小剧场的观众席上奔跑一圈,对在场的观众呼救:“救救我!我不想死!”
在现场观看过这一幕的观众一定都被深深震撼过,即便是观看9年前的演出视频也会印象深刻。近距离的面对面冲击,这是小剧场的独特魅力。
“但是在1997年的时候,选择在小剧场排演这个戏,也是出于不得已为之,因为那时的话剧市场没有像今天一样繁荣。而小剧场作为大剧场的补充,总是能承担一种探索、实验的功能,正像画家的工作室一样。”
查明哲总是被称为“导演”,因为他排演的不少名剧都是“戏剧”,而他“”演员的方式也相当“惨烈”,牛飘吐回忆起被查导反复表演拖地的戏时,一副“说多了都是泪”的表情。
“其实形式上的只是一方面。”查明哲说,“我必须感谢从苏联留学回来以后,接二连三排演了国外的一些名著,我被它们深化了。不断把人物的灵魂,五脏六肺流血的跳动表现出来。如何去体验角色,如何有深度地表现角色,这正是在排萨特的戏中获取的经验。用那种感觉再来面对新的创作,排中国戏的时候也会很。我常常会说,把萨特的眼镜借过来,看看现实的人。”
在这样的过程中,查明哲塑造了自己的戏剧哲学:“戏剧是一封弥足珍贵的家书。正如杜甫的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在他看来,戏剧要如家书一样,充满真实情感和人情百味。
“戏剧的表现对象,就是人的内外部世界,就是那么简单,也是那么深邃和复杂,无穷无尽。文化从何而来?由人化文。文化是干什么的?以文化人。我希望我的戏多少拥有人文情怀,那么它就有了价值。”
延伸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