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叫杨时旸的记者出名了。
这位记者出名是与汪峰有关。前不久,杨姓的记者写了一篇名为《汪峰的成》的关于汪峰的报道。发表后,汪峰不乐意了,汪峰的团队也不乐意了。先后对杨姓记者施压。而汪峰本人更是与记者长聊30分钟,表示自己很伤心。所谓伤心无非是说“早知你这样写,我就不会跟你谈那么多了”。无奈之下,杨姓记者给汪峰写了一封信,并公开出来。
然后,这位叫杨时旸的记者就成了新闻的主角。
因为跟杨时旸是同行,杨的我是很认真地读了几遍。如果谈到读后感,两个字:畅快。畅快之余,感觉这封信最大的价值是终于有人给经纪公司和艺人上了一堂课。
这里我特别想引用一下中关于汪峰的质疑和记者的回复。
质疑一:开头写道艺人开的是“劳斯莱斯”,而艺人却是另一汽车品牌代言人,写了别的牌子,会对他产生经济上的影响。
回应:作为一个记者,我根本没有义务站在你的立场上去考虑,我描述你的言谈举止和穿着打扮会不会与你的商业代言产生冲突。
质疑二:大标题是否需要同艺人商量后决定。
回应:我现在明确告诉你,不需要。我们有权自己决定大标题。我需要对我文章里的内容负责,你对你受访时的言论负责。如果我的标题了你的声誉,你有权诉诸法律。如果没有,只是不符合你的想法,那么抱歉,只能如此。
鉴于篇幅的原因,关于质疑的之三、四、引述了。在回应汪峰的五大质疑后,杨姓记者说了一番特别深刻的话
人们之所以还需要看看我们的报道,无非是因为觉得还能相对客观与中立。如果,我们也依附于采访对象,那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这是的底线和。
终于,有娱乐记者提到了“底线和”。很长时间里,娱乐报道一直着两个字无聊。娱乐头条永远是哪个明星离婚了,哪个明星劈腿了,哪个明星生娃了,哪个明星恋爱又分手了。为什么这样的垃圾信息会长久地占据着娱乐版面,很大程度与经纪公司和艺人的要求有关。比如范冰冰与李晨的恋爱,至今为止当事人既不承认也不否认,但却跟玩有竞猜似的,乐此不疲。圈内人一语中的:范冰冰每有新戏必恋爱。事实上,明星的报道很大程度是营销的需要。而能做的只是津津有味地配合。跟着明星的后面,跟哈巴狗似地哄着明星玩,还有什么“底线和”可言。
明星演戏是工作,记者采访也是工作。明星接受采访不是对的施舍,记者写稿也不是为你摇旗呐喊。如果人人都能像杨时旸那样做记者,人人都能想到的底线和,娱乐新闻的生态就会渐渐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