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婴记》我看过两场,一次是,一次是现场,两场都有不同的感受。从整体来讲,我认为这是一部充满闽南音乐特色和闽南风土人情、充满真善美的戏曲精品佳作。全剧音乐风格统一,音乐结构布局合理,音乐主题鲜明,唱腔优美动听,演员表演技巧精湛,舞台美术新颖简洁,音乐配器严密贴切,“徵羽”两种调式转换十分自然,既富浓郁的乡土气息,又具有雅俗共赏的大家之风。为了推动该剧再攀高峰,我提一点不成熟的想法供创作团队参考。
就剧本创作问题,贾老师谈到“戏曲就是传奇”,这一点在全剧中体现尤为具体,就婴儿的哭声来讲,前面已做了铺垫,后面还可以做写文章。三娘抱起婴儿时婴儿不哭,其他人抱就大哭,这一点可以继续“传奇”下去。三娘在婴儿熟睡中离去,众人抱起孩子时婴儿的哭声响彻夜空,同时婴儿哭声可以处理成不同音色,可以处理成嘶哑的,也可在混响中作文章,一直哭到三娘出现,心灵更能增强戏剧的传奇性。第二,救自己这句话不说更显高明,更能提高全戏的艺术层次。第三,剧本音乐方面,亚勋老师也提到前奏问题。前奏是全剧的浓缩,把全剧的精华放在开场曲呈现,必须要有婴儿的因素在里面。我认为本剧主题很好,同时贯穿全剧十分恰当。我听到江松明老师在作品里多次进行“徵羽”转换,又多次移调表达主题,很自然很贴切。要进一步拓宽音乐表现手法,变奏形式应更加多样,也可以用不同乐器呈现主题,而昨天演出的核心唱段里还缺少对主题音乐的渲染。
就剧种人物的音乐的形象化来看,三娘为剧中核心人物,她的音乐应该是体现内心世界的曲折跌宕,应该有她的音乐形象。如清唱时尽量不要乐队进入,以免打乱情绪。可以用大管弦托一食人蜥蜴下演员,这样,主奏乐器的作用也突显了。
配器的整体效果非常好,当然还可以做到更好。该简的地方一定要简,如过门进来清唱时能听到伴奏,可以直接用一个大管弦独奏配出。另外该加重的地方应该加重,如三娘的主要唱段还显单薄,特别是在催人泪下处应加重音乐的烘托作用。
剧中的合唱没有特别受到重视。合唱可以给观众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重新设计合唱部分,女生独唱、男女声混合等都适当增加,把合唱味道细节做足就更完美了。
刚刚春喜老师也提到打击乐问题,特别是前的过渡用相对音高的竹排鼓,改变了样板戏时期以来各个剧种照搬京剧打击乐的单一现象,特色鲜明,在全国地方戏剧中实属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