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
  • 电话: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音乐表演
  • 岳麓讲坛听修海林畅谈古典音乐美学
  •   5月17日,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修海林老师做客岳麓讲坛。修海林老师同时也是市优秀教学团队中中国音乐史教学团队带头人、国家《艺术课程标准》主要撰写人。

      现场,修海林老师结合历史文献,就古典音乐美学的一个范畴与两个命题展开了详细的介绍。随后,在主持人陈飞虎老师的提问下,修老师简述了他对音乐的相关问题的看法。两个多小时的中,修林海老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带领大家学习与感受音乐美学理论,让同学们得以更好地音乐的魅力。

      修海林老师指出,中国古典音乐美学建立在感性基础上,需要的提升。从一个范畴,“移情”,和两个命题,“和而不同”、“乐者乐也”三个方面切入,修老师向大家介绍了他眼中的古典音乐美学。

      “移情”即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到音乐中。以《乐府解题·水仙操》中伯牙学琴的故事为例,修老师强调了“移情”于音乐的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情”不仅指人的喜怒哀乐,还包括社会情感、不同的文化风格等内容。谈到“和而不同”时,他认为:“和是构成事物美的存在状态,乐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直接的情感表达。”通过援引文献与列举古代思想家的观点,修老师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和而不同”的三个方面:音声之和、乐人之和与天人之和。三者分别显示了音乐之间的关系、音乐与人的关系及音乐在沟人关系中的作用。“乐者乐也”则是音乐最健康的表达,是音乐的一种较高的境界。据此,修老师说,对于大学生来说,应做到“学者乐也”。

      是否可以用一种音乐民族的共同意志?修老师认为,音乐民族共同意志是一种在文化认同的前提下的表达,这与人和音乐的谐和有关。结合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修老师指出,要注意到文化差异性,“殊方异俗,无法沟通”。此外,修老师对是否有以音乐的国家、音乐是否具有治疗的效果等几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中国古代礼乐制的政体模式是将与艺术结合起来作为文化制度的模本,且音乐具有使人“心平德和”的作用,从而可以达到治疗的效果。

      的最后,修老师带大家欣赏了古琴曲《幽兰》与二胡曲《雪山魂塑》。在修老师的下,同学们对曲子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你就60秒!

      推荐:

      

  • 关键词:音乐美学
币安app官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