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说我是因为高考发挥不好才进的现在的学校的,这句话很扯,不能在各种预设工况下稳定发挥性能,说到底还是产品的质量问题!而高考,就是最重要的预设工况。
问出这个问题的人,其实是很常见的一种心态--努力之前要预想一想有没有效果,最好是有人给一个承诺。有了承诺,才会去去努力,社会上有些培训班打出包就业的旗号招徕生意就是这个道理。而事实上,越重要的,越难在开始的时候就预测结果。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与君!
这个问题,不妨换一个角度来问--为什么三本学生看上去没出路,怎么破?
作为坚定的应试教育的者,我一度认为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只看学历是不对的,但是铁板钉钉的事实告诉我--从一本院校招聘到优秀人才的几率和效率,远远大于三本、民办院校,因此不要抱怨用人单位青睐好学校的学生。
用人单位在招人时,要了解这个人在过去的时间里有怎样的经历、有怎样的习惯、有怎样的能力,进而决定是否录用。通过学历,可以知道这个人至少在过去的7年里是怎样的,特别是在12-18岁这样一个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的表现是怎样的。
本人就在高职院校任教,在我们的学生中,学习习惯不好的,是大多数;基本的学习方法没掌握的,是大多数;于手机、游戏的,是大多数!学生的心理状态也很糟糕,各种不自信,跟老师说话习惯性地低着头,遇到困难习惯性地求助或者放弃,很少有我做成了一件事的体验。在我的日常教学中,我需要经常用各种手段告诉和激励学生--学习是有用的....努力是可以有回报的...... 你们知道我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有多么地烦自己吗,但是这帮学生你不管,他们中的大多数就会自流地度过三年,作为老师,我们还是希望他们中的一部分能将来通过知识和技能找个体面的工作,所以我们都把自己变成祥林嫂了!!
在较好的学校,这个问题基本不存在。身边的同学都是从初高中阶段就有良好学习习惯,他们也尝到过成功的甜头(频繁地被老师表扬,考上了较好的大学),这样的学生的状态、自信程度都要高出一大截;在这样的一个群体里生活四年,对人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我始终记得大二时在机房玩游戏被研一的学姐毫不留情地的场景,我始终记得外国语学院的学生每天早上都在树林里早读的情景,我始终记得自习室里人满为患的情景......身边是什么样的人,最后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小结:无论你是什么原因进入了三本,都不要抱怨学校渣,不要抱怨老师渣,更不要抱怨社会不公平;除非三本的学费比一本低,你没钱只好去了三本。只有接受了所有的一切,都是我自己造成的,才有改变的机会。
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他招聘你不是为了要拿你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挂在公司的墙上给人看的。只要你能证明你能从事这项工作,你就能找到工作,工作以后证明了你干的不比别人差甚至比别人好,是完全可以有升迁的。
其他的专业我不知道,至少在计算机相关专业是完全可行的,而且具备其他专业不具备的优越条件--学医的学生不能去大街上拉个人拿把手术刀划开说--你看,我会做手术,而学软件的只要有台2000块的电脑就可以做出作品向别人证明自己的能力。
有表明自己有能力了,再就是推广自己的的方法和策略了。你可以考虑不用Email或者在线的方式提交简历,由于你的学历,可能你的简历直接被系统筛选掉,HR妹子都没机会看到。用平邮或快递提交简历,附上自己的作品网址或光盘。
简而言之,在读期间就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完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就业之前有证明自己的能力,用有效的手段推广自己。怎么会没出路?
在写程序、写文档时,最基本的标准是--没有错别字!其实高中学历就可以写出基本没有错别字的东西了,但是我注意到习惯好的人,很少提交有错别字的东西,而另一部分人就不一样了。的、地、得不分,请稍候...写成请稍后...,你给他指出,还会,或者给自己找理由。
面对没有做过的事情,一部分人的回答是这个我不会,原来老师没教过,用来。另一部分人则会很有兴趣的去试试。有一次安排一个程序员写一个操作文档,他给我的回答是--我又不是学文科的!。尼玛你理科就学的很好吗!还有一次,跟一个新员工谈话,提醒他利用业余时间加强一下技术学习,他给我的回答是*经理,我是有女朋友的人,晚上很忙的,你懂的。 我表示费解!难道......
一个人所处的决定了一个人的眼界,决定了一个人看问题的方法、处事的态度。有一次带两个程序员到客户那里去做演示,客户会议室的接线板在桌子底下很难接,哥在那爬上爬下接线,这俩小伙看着很好玩的样子..... 还有一次跟一个小伙一起下楼接一个客户,客户车子一到达,小伙就过去开车门,主动帮客户(女)拎电脑包,上楼后很主动地端茶倒水。
很遗憾,三个例子中,正面的、积极的行为来自于较好学校的毕业生(当然第三个例子可能有家庭教养的因素,不具备代表性)。简单的感受就是越是较好学校的毕业生,越是谦虚、好学,越是不怎样的学校毕业生,越是自视甚高,难于指教。
有同学在评论里提到计算机行业是个特例,那就来谈一个朋友,其实知乎很反感我有一个朋友这个说法,哈哈哈。
我认识他是因为他在读大学时在我工作的公司里打工,到处贴海报做市场活动。专科还是本科不太清楚,总之是个不怎么样的学校,学的计算机专业,学的是一塌糊涂啊(好在这哥们不上知乎,呵呵),他家在外省,本地没有任何资源和背景,毕业以后在银行找了个工作,摆摊办信用卡的那种,我的第一张信用卡就是他办的。
他跟我讲过他毕业那年找不到工作,过生日的时候就是吃了一碗蛋炒饭;进银行后没有处理业务的资格,只能跟在正式员工后面复印一下资料什么的。后来渐渐的成了正式员工,接触一些业务,毕业4年后,有了自己的办公室。7年后,该银行某支行行长。10年后,从二线城市调到一线城市,坐了半年冷板凳,现在仍然是某支行行长。
我们的起点不完全是由自己决定的,我们最终能达到的高度也许也会有一定的,但是最后达到的高度,还是很大程度上由自己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