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签约到建设细节敲定,在武城县常兴集团,一座新的研究院即将建成。不久,来自山东大学与德州学院的12名博士将进驻这里。
一家县域企业引进12名博士,这一切都缘自今年8月常兴集团与德州学院签订的一个协议:由常兴集团、德州学院、山东大学三方共建制冷与空调技术研究院,开展分布式高效节水除霾湿式冷却塔、太阳能空调系统等项目的研究。
这是一次高校与地方的完美联姻。“中央空调是武城的优势产业,背靠高校这棵大树,将为武城企业发展注入科技动力。 ”武城县科技局局长高洪岩认为。“常兴模式”不是孤例。服务地方发展,德州学院将其作为转型中开辟自身发展新空间的必然选择,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协同发展,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为创建地方性应用型重特色的高水平大学提供了支撑。“地方性,就是强调要立足德州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应用型,就是强调要瞄准德州市‘10+6’现代产业体系,培养有用的人才,做有用的研究;重特色,就是强调要根据德州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调整情况,选择与优势学科相关的重点企业和项目进行对接,在信息、新能源、纺织、物流、生物农业等领域寻找突破点,不断凝练特色、培育特色。 ”德州学院副校长巩建闽介绍。
前不久,一项世界性重大研究在德州学院诞生。学校许士才博士、王吉华教授、周耀旗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取得了单晶石墨烯生物传感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研究界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发表。评审专家给出了这样的评价:“该团队推动可靠石墨烯传感技术迈出了关键一步,所研制的石墨烯生物传感器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生物传感器的代表之一。 ”
很多人有所不知,这并不仅仅是一所大学学术上的突破,这将为德州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机遇。石墨烯材料作为德州市“10+6”主导产业布局中一枚重要“棋子”,这项技术将吸引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的目光。
围绕全市“10+6”主导产业布局,德州学院依托现有的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研究所(室)及各院部,已经建起16个系列科技服务平台,涉及装备制造技术、生物技术等方面。
高校服务地方,一条基本径就是智力支持。人才政策“黄金30条”的出台,不仅面向全国的大中专院校,也吸引了德州学院的关注。对此,德州学院创新育人机制,以本地和企业对科研和人才需求的变化为指向,构建校企协同等多种“协同育人”平台,破育与市场、产业脱节的难题,把学校建成服务德州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人才供应地。
瞄准德州太阳能产业这一优势,德州学院大胆专业设置,新上了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对接太阳能产业利用和研发。为保障新专业“物尽其用”,学校大手笔开展课程教学:专门开设了“太阳能班”,邀请企业人士和专家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启动“面向太阳能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编写《太阳能热利用概论》《平板太阳能技术及应用》《太阳能采暖设计技术》等40本关于太阳能热研发和利用的系列教材,填补了国内空白。
服务地方发展,德州学院将其作为创建高水平大学的战略抉择,已经覆盖到科技研发、决策咨询、文化研究、教育培训、公益活动等多个方面:与德州市13个县市区及20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参加市主导的生物技术产业联盟等14个产业联盟;主动承接和参与地方重大课题研究,参加“调研德州”等各类社会调研课题140余项。
服务地方发展,德州学院自身也在转型中提速。学校连续3年被评为校企合作先进单位,学生80%以上愿留在德州就业创业,60%以上成为科研和管理的力量。
”在回国前一晚的送行宴上,看着桌上的美食,徐啸灵光一闪:何不将异国的正美食搬到自己的家乡。谈及未来的打算,邓欣坦言“很迷茫”,当问及什么样的工作是她的理想工作时,邓欣告诉记者:“不知道以后要做什么。[详细]
今年5月份,在位于青岛李沧白泥地公园的海水稻研发,第一代耐盐碱水稻(俗称“海水稻”)材料插秧,经过研发人员半年的精心护理,28日,终于在中迎来了测产。“结合前期的调研和现场耐盐碱水稻材料的表现,专家组挑选了4个品种进行评测,首先检测灌溉用水的...[详细]
9月27日,记者从莱荣高铁项目启动工作动员会议上获悉,今年年底前,莱荣高铁将完成项目可研报告编制报批工作,力争2018年上半年开工重点工程。[详细]
菏泽市郓城县潘渡镇任屯村,在村里大多数的青壮年都选择外出务工的时候,“80后”小伙王瑞森却能弯下腰踏踏实实地务农,他打理着160余亩田地,种出了网红地瓜,带领着乡亲,了致富。菏泽郓城小伙王瑞森和他种植的地瓜。[详细]
据了解,本案的争议焦点有两个:一是涉案花束是否具有独创性、是否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二是如果涉案花束构成作品,廖某的行为是否了汪某的著作权。经开庭审理,法院认为廖某的行为属正常合理的消费行为、没有侵权,汪某的诉讼请求于法无据,遂驳回原告汪...[详细]
一家普通的企业一年在环保上花费大约6千多万,而在2016年,整个山东在节能环保上的花费大概是239多亿元,光是省一级就支出了7.2亿元,同比增长了78.9%。省级节能环保类支出7.2亿元,完成预算的217.5%,增长78.9%,主要是中央下达给山东的节能减排等资金增加较多;加...[详细]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