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
  • 电话: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 高品质的深度报道需要专业——浅谈网络时代的新闻写作基础
  •   我们大多数人有个误区,觉得作家或者学者写作需要大量阅读,记者只需要深入实际就可以了,不需要专业写作。在笔者看来,这是不科学的。

      有不少接触过工作的人都认为,新闻写作可能有高中生的文化水平就够了。实则不然,新闻写作是专业写作。尤其是能够采写出高品质的深度报道,更需要高超的专业水平。

      很多业内人士推崇新闻专业主义。我理解的新闻专业主义有两层含义,一是用专业态度、专业技术进行新闻写作;二是用专业知识、专业思考、专业角度来写新闻。那么,这些专业来自哪里?当然是来自阅读专业及各类书籍。

      过去近20年来,的市场化、专业化程度一直在上升。然而,国内新闻人所面临的独有机遇和挑战则是,在专业化远未完成的同时,“还没有消失,都要消失了”,互联网的几何式增长给传媒行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这两年,传统日子不好过。受众早已从阅读变成“读屏”了,传统盈利模式受到挑战,发行量和广告量直线下降。社会阅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大块时间变成了零碎时间,新成了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

      其中,互联网已经深度改变了阅读和写作。读者已经不再满足只接受一篇深度报道的信息和逻辑——文字太容易被打断,他们会不停搜索所要了解的相关信息。

      对于中国的受众,所有的新闻报道甚至文字作品都面临如此境地:那就线性、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已然形成,面对篇幅较长的报道,人们一方面不再有耐心读完,另一方面也不再愿意继续试错。

      说到新闻写作,为了适应一个“快”字,很多报道在深度上都打了折扣,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并不可取。

      除了大家熟知的新闻5要素,即时间、地点、任务、原因、结果外,这个定义的重点在于,多了一个要素——变动。

      什么是“变动”?笔者认为,变动可以带来“深度”。比如P数字,不写变动就没有意义,增长还是下滑?增速加快还是减缓了?是什么因素导致增或减?要回答这些问题,都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需要一个记者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写作。

      当下,传统都在寻求转型,但普遍没有找到新的盈利模式。关键问题在于,传统,甚至党报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开始受到质疑。甚至有人断言,全国市场化,也就是都市报时间不会超过两年;党报也许会存在下来,当肯定不会是目前的状态。经过审慎思考,很多人一致认为:会死,报业不会死,也就是有报无纸;会死,电视不会死,有电视无。

      新闻写作,和新闻专业化程度、受众市场的变化密切相关。在目前的形势下,传统本身早已失去了进退自如的地位,一是面临竞争的留给记者的操作时间越来越短,二是读者对深度报道的要求特别高,但凡不那么优秀的报道,在网络的汪洋大海中,只能够泯然众人。

      所以,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对于优质内容的需求还是急迫的,如果说内容为王,那么掌握新闻写作技巧,呈现专业新闻写作,在任何时候都是需要的。

      首先,采访和写作的准备工作要做好。作为一名好的记者,一定要学会建立高质量的信息采集渠道,这里说的高质量包括信息的权威性、及时性、全面性、连续性;同时,要善于分析把握来自各方的信息内容,包括信息系统、专家信息系统、互联网信息系统、其他信息系统等;特别是网络时代,在而强大的数据中,要学会甄别和选择信息,利用多来充实自己的专业技术。

      关于新闻报道的三个层次,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是这样划分的:第一个层次,也是最基础的层次,是对主体新闻事实的直接报道,最常见的是消息及工作通讯。第二个层次,上了个台阶,是发掘涉及主体新闻背后的原因以及实质性调查报道。第三个层次,也是最高层次,就是在调查性报道的基础上,做出的解释性和分析性报道。不管是第几个层次,对新闻写作的要求都不低,对于有追求的记者来说,更需要在阅读方面下大功夫。

      关于新闻报道的重点,在当前下,新闻报道要聚焦四大领域。一是真实报道社会文明进步的重大动向:负面报道,正面促进;报道要掌握时间窗口。二是深刻做出的重大决策:要积极学习政策,不仅要理解当下,还要掌握政策的由来,及未来的方向。三是用建设者的姿态披露社会运行的重大缺陷及弊端,推动社会进步。在国内,由于新闻还不完全,新闻检查严格,此类报道相对鲜见。在国外,此类报道被冠名为揭黑报道,此类记者叫扒粪记者。四是掌握对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主动权,这一点目前地方的能动性远不及中央。

      比如,无现场无新闻原则。记者不介入新闻事件,不仅不介入事件,写作中也不介入情感因素,要用事实说话,不用情感说话;同时,要采访多个新闻源,给各方平等的表达机会。

      在写稿时,注意新闻语言的运用:用人话,不用官话,更不用;用最平实的语言把信息传达出去,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力争让文化水平不高的人读后也能明白。这就要求记者自己在采访前要深入思考,采访时要力争获取到最有用的信息,写稿时想清楚,才能写得明明白白;要明白新闻写作是大众写作,而不是小众写作。再比如,要多用名词、动词,少用或不用形容词、副词;用细节说话;用短句,不用长句;不能简单判断,要具体描述等等。

      笔者,无论什么时代、什么媒介,都需要高品质的内容。新也不例外,万变不离其,会被疯狂转发分享的好文,一定是有好内容。要想出现佳作,需要给予优秀的记者充足的采写时间,更需要记者自身不断地阅读“充电”;这样产生的高品质的报道,其实反过来可以对抗时间。(丁洁 作者单位:太原日报)

      推荐:

      

币安app官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