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
  • 电话: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舞蹈表演
  •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
  •   前世死因分析测试

      导语: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和,是我们在新时代进行青少年建设的重要思想养分,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青少年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等方面的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但是随着“唐宋诗词热”、“国学热”、“幼儿读经热”等现象的出现,一方面让我们看到了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希望,然而,另一方面却似乎也让我们陷入到了沉思之中。难道,流传千年的文化,就是“背背诗词”、“走走形式”吗?如何让优秀传统文化与教育“融”为一体呢?

      “教训子女,宜在幼时,先入为主,终身不移”。习总在讲话中谈到:“中国传统文化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校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让传统文化精髓与教育教学工作实实在在地融为一体?各地纷纷材、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以及丰富孩子们的业余生活等方面入手,让孩子们能够真正地接受优秀传统文化,“传统之美”。

      “千对百,两对三,地北对天南……”2015年10月31日清晨,从上海长宁区适存小学一年级的教室里传出琅琅声,全市近17万名小一学生在当日早晨领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第一册,其中选读了《三字经》、唐宋古诗和对子等篇章。据教育专家介绍,之所以将对子选入教材,是因为对子不仅是写诗作文的基础,还蕴含着历史文化典故,这些对子,能让孩子体会到汉语特有的音韵美。

      四川各地方大力挖掘本土文化参与教材编写,将地方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教育。三星堆文物、羌绣、苗族蜡染技艺、绵竹年画……记者翻开一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美术教材,发现不少四川的文物古迹和非遗技艺都在这本教材中以课文的形式出现。“这几年中国传统美术在教材中占的篇幅越来越大,而且很多都是从当地挖掘内容。”泸州外国语学校美术教师陈敏介绍。

      中小学传统文化实验教材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国学经典,第二部分是民族文化与艺术,第三部分就是当地的民俗。教材内容加入的当地文化特色包括“辽宁的民间乐舞”、“辽宁的历史”、“辽宁的传统工艺美术”、“辽宁的历史人物”等主题。

      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宁波市小学通过编纂《小学国语读本》、开展“书香溢满校园国学伴我成长”等活动把热爱国学的种子播种,社区新增国学经典文化柱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完美结合,完成从简单到深入理解。这些举措使甬城市民在学习国学经典中传承国学精粹、中华文明。

      在云南,为中华传统文化,推动爱国主义、孝亲敬老、伦理教育,提升学校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的文化素质,促进未成年人的思想建设。2015年7月26—31日,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做有的教育者”为主题的全国暑期班主任培训在砚山县民族中学举行。来自全国70余所中小学校400余名一线教育工作者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有精心选择的传统文化教育视频、有教师与的交流互动、有的体会发言、有学习小组的真诚交流,真正体现了“勤于学、力与行、敏于思”的务实求知态度。专家的精心让广大参训教师在如何对待教育、社会、家庭、学生等方面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提升了广大教师的素质。

      作为惠州市博罗横河嶂背畲族希望小学的一名教师,雷金球从事教育工作18年,兢兢业业、刻苦钻研,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作为一名代表,他注重学习调研,切实提高履职能力,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少数民族教育。雷金球说,要让畲族群众认识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和多样性,提高他们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逐渐在畲族村开展畲族传统文化的展示、表演活动,培养畲族文化代表作和传承人,让更多的人了解畲族文化。在此基础上,把畲族文化逐渐打造成一种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产业,使畲族在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中直接受益。

      国学吟诵、客家山歌、醴陵民歌、花鼓、舞龙、剪纸……看老师们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株洲市教师传统文化技艺大赛于2015年12月24日——27日分别举行网络展播和现场比赛。此举旨在进一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厚德崇学,思源立新”区域教育文化建设,提升广大中小学教师对传统文化和传统技艺了解与掌握程度,推进传统文化课程的实施。株洲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势在必行,这是对优秀传统文化技艺的传承与发扬,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一些即将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更多师生所了解和掌握。

      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宣城市教体局在宣城中学举办了全市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教师培训班。培训班邀请了安徽省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查海波和市教研室主任冯厚生分别以国学与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为主题做了报告。指出国学构成的是中华民族的多元的文化体系,国学传递出来的价值和思维方式,深刻地影响到中国人的行为举止,是当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

      长沙市黄兴镇鹿芝小学,全校学生159人,在全镇的10所小学中,人数排名是倒数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所学校却拥有一项特别课程。从2014年9月起,退休教师黄坤奇义务在双休时间教授剪纸、绘画、泥塑课程,从此,鹿芝小学的孩子们也有了免费兴趣班。“剪纸与泥塑都是民间艺术,也都是我曾经擅长的,我希望能够让孩子们将这种传统艺术传承下去。”兴趣班上的教学材料大都是黄坤奇动手准备,学生们使用的泥塑材料,全是他从河边挖回来的。黄坤奇说,除了上学期间的每个双休日义务给学生们上课外,在寒暑假,兴趣班也照常开课,“我曾经在鹿芝小学担任了5年校长,从事教育工作42年,对学校、对孩子都有极深的感情,现在退休了也还想发挥自己的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以来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在形式上,非物质文化因其新颖、有趣,容易被儿童接受,成为许多地区推广传统文化的范本。全国中小学校纷纷邀请大师名家走进校园,与孩子们一起互动,为幼小的心灵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由四川蜀绣文化发展公司联合成都市草堂小学共同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将四川传统工艺蜀绣带到孩子们眼前,让大家了解蜀绣,学到更多的蜀绣知识。四川省非物质文化产业中心、四川省博物院、成都市非物质文化中心的相关领导及其负责人共同出席活动,帮助孩子们一起了解蜀绣,四川文化。

      2004年,临淄被确认为世界足球起源地,蹴鞠被确认为足球的最早起源。相传古时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防止寒食冷餐伤身,蹴鞠成为清明节的重要民俗活动之一。随着“足球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临淄区将足球列入中小学生的必修课,蹴鞠文化也随之风靡校园,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欢,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淮北市相山区濉河花园小学大力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将五禽戏引进校园,让小学生在强身健体的同时,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据了解,五禽戏由东汉医学家创立,是通过模仿虎、鹿、熊、猿、鹤五种动物的动作达到舒展筋骨的一种健身方法,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5年,海宁市教育局发布《海宁市义务教育课程实施意见(试行)》,确定市第一初级中学等学校为试点学校。借助,中小学生们不仅可选课,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也将增多,多元化的学生评价体系同时铺开。2000年,在开设乡土课程的背景下,斜桥中心小学将皮影引入;2003年,皮影成为该校的校本课程;2008年,该校编写了校本课程教材,并于2011年正式定稿。15年来,为提升授课质量,该校还聘请老艺人前来为学生们教授皮影戏表演技巧,负责皮影课程的音乐教师郭晓明更拜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坤荣为师。令学校骄傲的是,引入皮影后,该校已培养出100多名可简单表演皮影戏的学生,在为海宁皮影戏人才队伍夯实基础的同时,还捧回了诸多项。

      铿锵有力的朝鲜族立鼓、欢快的农乐舞、民俗舞蹈“江江水月来”……由铁岭市朝鲜族文化艺术馆组织的“传承民族文化 筑梦家园”非遗进校园展演分别在银州区朝鲜族小学、朝鲜族中学举行。“传承民族文化 筑梦家园”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是人民重点民生工程,铁岭市积极开展并将这项活动广泛推进。银州区朝鲜族小学是铁岭最早建立的传统文化教学,学校先后建立了“朝鲜族农乐舞”、“朝鲜族民间故事”、“朝鲜族盘索里”等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的教学,真正做到了非遗项目从娃娃抓起,加强了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使珍贵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郝萱琳在傅山小学传授剪纸技艺,培养孩子们的艺术素养和兴趣爱好,推动剪纸艺术的传承。

      东城天坛东里小学举行了第三届翰墨文化节。“萧家毛猴”的传人萧静、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师承诸世芬、刘雪涛、王威良等名家的京剧小生演员王天宝、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人”传承人张俊显、中国民间手工艺人吴秀莲等人纷纷走进天坛东里小学,向学生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师们授艺不私藏,王天宝现场给学生展示了京剧的魅力,并教授学生京剧的基本功身段,“面人”传承人张俊显5分钟时间将一匹生动的面塑生肖马已经出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体验京剧的艺术特色和各种民间手工艺品制作的同时,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外国语学校(市第八中学)联合市京剧团、市“冀东文艺三枝花”发展促进会、市老年大学京剧社举办“京腔评韵”迎宾会暨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评剧名家罗慧琴、京剧名家闫瑞芳、著名京剧演员谢友茹携多名优秀青年演员为八中师生、AFS留学生及来访的英国学校访问团师生献上了一场精彩的传统文化演出,让学生近距离体验到了非遗的魅力。

      除了古文经典,中秋、重阳、清明、春节等文化传统节日及习俗,传统戏曲戏剧,传统礼仪,等等,都是目前学校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短板”。

      学校如何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就是增加古文比例?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走进课堂?传统文化教育还有哪些误区?这些问题的确引人深思。

      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总在北师大看望师生时,曾态度鲜明地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早在2014年3月,教育部就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那么,中小学如何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长期从事传统文化研究的大学教授张联荣说:“中小学语文、历史、德育、艺术等学科教学,对中华传统文化基本要有准确把握,这是传统文化的最核心部分,不能不看历史背景、不分良莠全盘吸收。”

      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倪文锦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教育核心工作的回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教育为重点,完善学生的品质,培养健全人格”。

      “胡适、鲁迅、郭沫若等,都是四五岁开始熟读古文经典,这是他们大家的起点。”已是耄耋之年的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童庆炳说,“孩子15岁之前,应该大量阅读、古文经典,增加积累,其次要从中学的道理,最终目的就是传承优秀文化的基因。”

      除了古文经典,中秋、重阳、清明、春节等文化传统节日及习俗,传统戏曲戏剧,传统礼仪,等等,都是目前学校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短板”。“要适当加强乡土观念和地方乡土文化教育。”大学教授漆永祥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农村的孩子对家乡的历史、文化不了解,对故乡感情越来越淡薄,到城市上学、工作后,过年过节都不愿意回家。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2014年9月,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任翔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由该校文学院教师编写的市义务教育语文教材,大幅提高了古诗文比例,如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由6至8篇增加到22篇,这一做法在当时立刻引发社会热议。

      争议的内容之一是,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不是就一定要加大古诗词、文言文的比例?对此,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生持赞同态度,他说:“中小学教材应保持一定的古文比例,文言本身和文言文所记载的典章制度、天文地理、民俗风情,以及古代仁人贤士的情感与思想,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直接体现。”

      不过,生也认为,学习文言文应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最终的落点是文化的传承与反思。

      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苏州中学校长助理黄厚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教材中古诗词及文言文的选文及比例,根据实际情况适度调整,不必大惊小怪。“我在10多年前就提出文字、文言、文章、文学和文化五‘文’统一,这一主张得到了广泛认同,但是现在很多老师讲文言文,就是串讲,就是翻译,就是讲古代汉语知识,很多高考文言文题目,基本就是考查学生能否理解和翻译字词句,于是在很多课堂上,文化不见了,文学和文章也不见了。”黄厚江说。

      “说到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增加古代经典诗文的篇目。事实上,如何把现有教材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讲透才是更重要的。”中国阅读学会副会长韩雪苹说。

      “如今,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已成社会共识,关键的问题是,以什么方式进,才能将优秀传统文化嵌入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左东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四中教师顾德希认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宜渐进不宜骤进,取得一定试点经验再逐步推广,同时应该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

      对于传统文化作为一门课程授课的设想,多数家长担心会加重学生负担。“中小学要完成20册的教学内容,时间不是随便挤一挤就能解决的,如果在学生已经少得可怜的自主时间上打主意,那是家长不希望看到的。”市朝阳区一位姓冯的学生家长说。

      统一的教材,还可能学校的个性化选择,附小校长窦桂梅就明确表示,附小不推荐学生学习《规》,“它太复杂了,主要讲的是古代一个家族、族谱里的家训和规则,今天讲规矩的时候,应该加入人的平等、、尊重等元素”。

      尽管争论不断,但是一些地方的学校已经在进行传统文化进课堂的尝试。比如,苏州中学在部分班级开设了“论语读人”等经典阅读的微课程;成都市娇子小学开发了“蜀蚕吐绣”“川菜飘香”等校本课程,引导学生热爱家乡;重庆南岸区教师学校附小,发掘当地的民俗资源,开发了以“鼓文化”为特色的校本课程,全校学生都会打腰鼓。

      “如果语文、、历史等学科能够结合有关内容开发出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微课程,效果一定会更好。”黄厚江认为。

      2015年1月11日,上海市嘉定区民办斌心学校举行千人祭祖大典。祭祖大典后,700余中小学生依次分批向父母行三跪九叩大礼,并膝行至父母跟前聆听。

      2014年6月,一名“女学班”的女童事件更是揭开了顺义、昌平等近郊“黑私塾”的内幕。

      对上述乱象,多位专家予以痛批。北师大文学院教授说:“我们今天重提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应该以重建现代人的为核心,而不是简单恢复历史的形式和,儿童国学班、女德班,不仅儿童,也是对传统文化的。”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顾之川则将当前种种误区和乱象归纳为“庸俗化、商业化、形式化、娱乐化”。他认为,这“四化”盛行不衰,一方面是某些人对传统文化内涵的,这主要体现在教育系统内;另一方面是某些人恶意曲解,借国学之名,这主要体现在社会培训机构。

      “我还有一个担心,”作为多年担任市高考语文阅卷组副组长的漆永祥说,“我听说有的学校专门推出了‘传统文化与高三复习’的安排,培训机构也在动这方面的心思。现在一些老师预期,2015年高考可能会大幅增加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作文题目可能也与此有关,倘若真的如此,那真是高考的一场灾难。”

      “切不可以行政化、运动化的方式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黄厚江说,“让传统文化内容进高考,关键是如何体现,倘若用渗透的方式适度体现,也许问题并不大。”(中国教育新闻网)

      “汉服传统礼”、“春节六拜”、“国学”、“幼儿私塾”……一系列吸人眼球的活动似乎传递着一个信息:在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进行教育,双赢!

      然而,热门的似乎只有“形式”,“新奇作秀”带给孩子们多少传统文化的“美丽”和“魅力”,真要在心中打个大大的问号。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之瑰宝。作为5000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在我们这一代或下一代,如何传承面临着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在急功近利的传承之下,掀起的“唐宋诗词热”、“国学热”、“幼儿读经热”,一方面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希望,然而,另一方面却似乎也让我们陷入到了沉思之中。难道,流传千年的文化,就是“背背诗词”、“走走形式”,热闹之余,传统文化与我们的生活不是近了,而是远了,与孩子们的学习不是美了,收获了,而是多余了,负担了。

      惟有让传统文化与我们的生活“近了”,传承传统文化才会重新有“根”,才会重新焕发生机。然而,如何让传统文化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融”为一体呢?除了在课堂上实实在在地传授“棋艺”,“诗的美”之外。将悠久中华古文化的精髓融入到生活中。

      传统文化与生活“近了”, 就需要传统文化教育“神形兼备”,传统文化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而生活中,“以人为本”的社会才是我们一直努力追求的。“传统文化”中的情感教育就非常“近生活”。教育“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而诗、礼、乐,三项可以说是陶冶人的性情。学习传统文化关键在于“”,把传统文化当作生活中的智慧与美,而不是一种“古书”、“落伍”或“久远”。对于,孩子们而言,千万不要小看小孩子们的“鉴赏力”,如今的孩子,既然能“三岁读诗”,更能在小小年纪“传统之美”。而孩子天生对文化美的鉴赏力,需要家长、学校、老师、社会形成一个“传统美”的氛围,这样,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就会对“传统文化之美”有一个内心的意愿和感受。

      传统文化“近生活”,说难也难,说易也易。最重要的是“文化自信”,这是民族文化之魂,自信才有美丽,而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之中,传统文化自身的魅力一定要通过“必要的形式”去展示和发扬,但一定不能“就形而形式”、“重形式而轻内容”。

      传统文化教育就要从“小”下手,让传统文化之美从孩提始起就培养文化和艺术的欣赏力,而生活中最需要的不仅仅是“能力”,还有对美的“鉴赏力”。不管今后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一定要有对本民族文化的欣赏力,这表示民族生命力和的成长。一个民族最兴旺的时候,一定是传统文化发扬最广大的时候。所以,传承传统文化是一种历史责任和。(青岛文明网 商汤)

      “从现实的、自己身边的伦理关系做起”的行为,才能真正让传统文化教育“接地气”,才能让传统文化教育真正走出校门进入,真正走出书本进入生活,才能最终做到“润物细无声”。

      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应试以得到好的分数,还是聚焦于人生教育,致力于良好的品德与人格的养成?当前我们的学校教育做得如何,还有哪些待改进与完善之处?

      在日前由中华书局主办的“国学与当代教育”学术研讨会上,专家们就此问题展开讨论,也引发了记者的观察和思考。

      教材良莠不齐,小学、初中等各学段学习内容重叠,国学被呼吁却难以长期等问题,是专家们谈到的当前在中小学教育过程中,传统文化教育所遇到的主要问题,而如何解决国学与当代教育之间的“排异反应”,让国学或传统文化顺利融入当代教育教学过程中,仍需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学校教育首先发力。教育部颁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此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以各种形式走入学生课堂。而让教材成为国学的载体之一,不仅可以通过教师授课推动学生积极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给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一个科学、规范的文本。

      扎根于传统社会的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教育相融合,更需要各方发挥合力。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就指出,国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化民成俗”。即国学教育要使被教育者“习惯成自然”。遇到老人自觉尊重,见到儿童主动爱护,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人的自然行为准则,让传统文化中所的好德行蔚然成风。“从现实的、自己身边的伦理关系做起”的行为,才能真正让传统文化教育“接地气”,才能让传统文化教育真正走出校门进入,真正走出书本进入生活,才能最终做到“润物细无声”。

      正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黄玉峰所说,“传统文化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人生教育——培养一个真正的人。”

      当然,做好传统文化教育,还面临着文化的挑战。正如楼宇烈先生指出的,提起16世纪的世纪文化名人,知道莎士比亚的国人多于汤显祖,看过《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人多于《牡丹亭》。教育一旦失去了主体意识,就只能沦为别的文明的附庸。“文化是民族的命脉和创造源泉”,加强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提高国民素养,都需要在传统文化教育中重建文化的主体意识。

      只有流传中的文化,才称得上真正的传统。传统文化教育与当代教育的融合不是“毕其功于一役”,而要随时代发展不断反思,不断探索,不断进步。(赵婀娜 高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