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
  • 电话: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舞蹈表演
  • 传承文明 留住乡愁
  •   赵立平 卓秋萍

      为迎接第九个文化遗产日,由浙江省诸暨市博物馆、诸暨市非遗中心联合主办的“传承文明 留住乡愁——诸暨耕读文化展”在诸暨博物馆展出。展览共展出50多件珍贵文物、500多件农耕用具及相关珍贵资料、老照片、影像等辅助展品。展出一个多月来,得到了社会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留下了许多回味与思考。

      成功整合地域文化资源

      诸暨是越国古都、西施故里,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及职能部门对文化遗产极为重视。同时,民办博物馆、专题类博物馆发展迅速并且藏品丰富,民间收藏热情高涨,这为挖掘、宣传地方文化提供了有利条件。而在当今陈列展览中,观众已不满足于展品信息的单向传递,要求展览提供多元的文化视角来满足不同群体对展品信息的需求。

      整合资源,扩大国办与民办博物馆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已成为此次展览策展人员的共识。这次展览得到多家民办博物馆的配合和支持,其中大部分民俗类藏品由民办专题博物馆及民间收藏者提供,弥补了诸暨博物馆民俗类藏品较少的缺憾。

      为使展览全面反映诸暨多姿多彩的耕读历史,更具丰富性、可读性,展览还大量借用当地档案馆、图书馆及农业、水利等部门的珍贵资料、图书、历史照片。如典型反映诸暨耕读传家民风、被国学大师俞樾誉为“父教”典范的《梅岭课子图》,一直由当地档案馆珍藏,极少有人目睹,此次得以首次展出,受到的广泛欢迎。

      作为县级博物馆,要办好高质量的展览不仅要利用自身的资源,还要利用好区域内的文化资源,重视利用民间博物馆的资源,提炼特色鲜明的展览主题,这是当今文博界已经形成的办展,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国办博物馆对民间博物馆业务上的扶持和提高,促进博物馆多元化发展。

      精心策划阐释耕读文明

      “耕读文化展”并非是一次简单的文物展示,其策划不仅讲述了每件藏品背后的故事,而且解读了藏品的时间、地点、人物对社会的影响等诸多关联。

      展览分“治水兴农”“耕读相兼”“农耕习俗”3个篇章,通过诸暨悠久的治水历史,讲述治水与农耕的渊源、农耕对治学的支撑、耕读对文化的促进,将治水、农耕、治学、文化衔接起来。这样的组合方式,可以让观众了解更多的展览信息,更容易接受展览传达的文化。

      此次展览在挖掘人文资源上下了功夫。展览以古代水车展示为开幕,让观众在安静神秘的氛围中体味到水不仅是资源要素,也是文化元素。“治水兴农”篇章重点介绍诸暨历史上3位重要治水人物——刘光复、隆、梁焕木,通过馆藏文物、文史资料来解读他们如何治理水患以及为诸暨作出的巨大贡献。如明代万历年间3次连任诸暨县令的刘光复亲自踏勘浦阳江流域,编撰的水利专著《经野规略》在现在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他在当时修建的水利设施至今还在使用。老百姓为纪念他,在诸暨境内先后建有刘公祠63座,老百姓对一位父母官的爱戴、敬仰程度在诸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现代被誉为“草鞋县长”的隆带领诸暨人民组织建造了多个大中型水库,为诸暨水利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全国劳动模范梁焕木的誓言——“人民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志愿”,在当下也具有教育意义。一位观众观看展览后,在留言簿上写下“诸暨人民应该铭记这3位先贤”的感叹,表明了此次展览的意义所在。

      “耕读相兼”篇章以馆藏的两根明代“鱼梁书屋”内用鲸鱼肋骨做成的屋梁为引子,引发诸暨从古至今“楼居苦读”“重教”等一个个佳话。在“楼居苦读”场景内还展示从诸暨走出的11位两院院士,诸暨的“耕读传家”之绵长、“重教”之风尚由此可见一斑。

      “农耕民俗”篇章以古代风车展示为起点,寓意“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诸暨农耕习俗和生活风俗。展览通过耕作用具、排灌用具、农副产品加工用具、收获用具、生活用具5个场景,配以版画、历史图片、文史资料的形式再现具有代表性、地域性、民俗性的农用“活化石”,并专门设置可互动体验的农用加工器物,如已经失传的“砻”“麦磨”等,更增加了展览的趣味性、娱乐性和文化性特色。

      通过这样设计布局,使每个篇章承上启下、结构紧凑,大大增加了展览的信息量,既解读了文物的故事,又挖掘了人文内涵,更体现了人文价值,使观众看得懂、有回味。

      非遗为展览锦上添花

      为了让展览更好地发挥教育功能,诸暨市非遗中心推出了形式多样的非遗项目与观众互动,在展览与观众之间搭起对话的桥梁。

      展览期间专门聘请了农民员,他们说着本地方言,向观众农具用途、使用技巧,并与小朋友互动体验,使展览更具知识性、趣味性。

      在模拟“私塾”场景中,经过培训的一年级小朋友,穿着书生襟,坐在上,念着《三字经》,既可爱又生动,将古人的“读”体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借展览这一平台,组织省市级工艺美术师定期举办剪纸、根雕、微雕、蛋雕等百工百匠非遗传承项目的演示、培训。专门组织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学生观摩国遗项目《诸暨西乱弹》这一地方剧种演示,解读其蕴涵的审美价值、史学价值和人文价值。

      为让观众具有舒适的参观,展厅中间专门留出一个视频空间,轮播非遗、诸暨习俗、农耕文化等相关专题片,对展览内容进行补充。

      这样的展示布局,在保留近现代印迹的同时,勾起观众对曾经经历过的生产生活情景的回忆,引发其共鸣。非遗元素的融入更能增加展览的教育性、娱乐性、趣味性,不失为今后办展模式的一种创新。

      展览推介的一次有益尝试

      为扩大“耕读文化展”的教育面,取得更好的推介效果,诸暨市博物馆把制作的展览折页、展览海报、知识竞赛试卷发送到学校、社区、单位,并通过网络对外宣传,在刚建立的诸暨市博物馆网站发布展览信息,还通过微信开展观众预调查,倾听社会的声音,努力将其办成观众喜爱的展览。

      作为展览协办单位之一的《诸暨日报》在本次展览推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诸暨日报》文化专版不仅对此次展览进行展前“预热”,而且在展出后进行了二次全面的宣传报道,通过整版篇幅刊登展品背后的故事,捕捉展览期间的精彩瞬间,用的语言和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展品进行解读,成为观众茶余饭后的话题。

      为吸引学生这一最大的参观群体,展览承办单位与诸暨市教育局、诸暨日联合主办“诸暨市耕读文化征文”大赛,以此次展览作为广大学生暑期的第二课堂,并把获征文刊登在《诸暨日报》上。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们更多地了解诸暨的人文历史以及耕读传家的良好风尚,培养他们爱国爱乡的情感。

      展览是博物馆在文化遗产收藏、、研究、宣传方面的体现。讲好文化遗产背后的故事,挖掘文化遗产所折射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遗产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此次展览的核心价值。

    推荐:

币安app官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