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血人的性格特点苏定邦测试消息,对苏定邦而言,一般来说,师在入职后会有一个短暂的快速成长期,可以在三至五年内达到教师职业的第一次高峰。当这次高峰到来后,教师成长会出现暂时停顿的现象,这就是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的“高原现象”。
当教师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时,旧的能力结构了教师按照新的方式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在没有完成新的能力结构之前,教师的教育能力会停顿甚至暂时下降。如果教师想获得持续进步,就要改变现有的能力结构和已经习惯了的方式方法。
简单地说,当教师的职业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时,一招一式的小变革就不足以满足能力转型的需要,而是需要进行彻底的结构性再造。而这种改组与再造是一个的过程,许多人就会在这个时候败下阵来,从而出现职业倦怠。
这其中的高原期尤为重要,它就像黎明前的黑夜,熬过去就能进入职业的崭新发展期,熬不过去就有可能导致职业发展的停滞甚至倒退。
在中长跑时,由于能量消耗大,达到一定程度后便会出现呼吸急促、胸闷难忍、动作不协调等现象,甚至会出现恶心现象,这在运动生理学上称为“极点”。当极点出现时,若能够保持情绪稳定、加深呼吸并下去,上述生理现象就会逐步缓解甚至消失。
这是由于氧供应逐步得到增加,人的机体功能重新得到改善,从而使运动能力提高,动作重新变得协调有力,生理过程重新出现平衡。这种现象在运动生理学上被称为“第二次呼吸”,它是克服“极点”现象的关键。
借助这一理论,教师职业生涯进入高原期后,就有必要尽快启动成长中的“第二次呼吸”。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初为人师,教师往往是凭借做教育。经过长时间的行走,获得新知识和新能力的频率越来越低,难度也越来越大。
因此,教师的职业兴趣会有所下降,时时会感到疲劳,甚至产生厌倦情绪,从而导致教育动机的迅速下降,这就是高原期到来的一个心理因素。
此时,就特别需要通过教师的顽强意志力来维持强劲的动力系统。实际上,突破高原期就像是翻越一座山,在能力与体力相当的情况下,谁的意志力更强大,谁就更有可能取胜。
大多数教师都抱有成为优秀教师的理想,但理想只是笼统的成长方向,往往缺少明晰的发展方向与阶段性目标。成长一旦遇到瓶颈,或者挫折与困难,教师就很容易选择,按照无须努力的方式应付工作。
一位马拉松冠军的成功秘诀是“分段实现自己的理想”。在比赛前,他会把比赛线认真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物画下来,作为一个个小目标。比赛开始后,他会努力冲向第一个目标,到达后再冲向第二个目标。如此,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他分解成许多小目标轻松跑完了。
其实,教师的职业规划也需如此,把宏大的理想制作成具体的行动方案,预设好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不仅可以有效缓解行走过程中的心理压力,而且有助于增强“第二次呼吸”启动的计划性,不至于产生因临时抱佛脚而引发的恐慌。
在完成职业规划之后,教师应该积极开展变革,主动优化知识结构,发展新的教育技能,不断寻找新的参照物和成长点。
比如,在课堂教学能力的建构上,绝大部分人会止于县、市一级的优质课评选,能够参加省级课赛的人少之又少。
当一个年轻教师在参加课赛的道上已经走到尽头时,就很容易形成成长的恐慌以后我要做什么?这就意味着,他的成长高原期即将到来。此时的他,必须迅速找到新的“发光点”,将技能竞争型的课堂教学能力提高手段转换到课堂教学研究上来。
比赛有极限,研究无穷尽,当一个人把兴趣聚焦在突破疑难问题、建构理论体系等更为远大的目标上时,就一定可以在不断的能力更新中获得动力和。
从实践创新到理论建构,从特长发展到品牌锻造,这些突破性的更新,既是教师突破高原期的径,也是最终的追求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