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
  • 电话: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就业指导
  • 昌平推行“摸底+双指导+定向见面+全程助理”就业服务新模式
  •   为进一步推进昌平区就业服务精细化、精准化建设,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在实现城乡劳动力就业中的促进作用,为求职人员和用人单位提供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就业服务,市昌平区结合工作实际,推出了“摸底+双指导+定向见面+全程助理”的新型就业服务模式。

      “摸底+双指导+定向见面+全程助理”新型就业服务模式共分为四个阶段:

       

       

       

       

       

       

       

       

      “摸底”包含两个内容,一是了解求职人员就业岗位意向,二是针对求职人员岗位意向甄选用人单位。

      “摸底”阶段是与求职人员接触的第一阶段,也是最关键的阶段。实掌握求职人员的就业力,提供更加精准的就业服务,依托基层就业服务站,定期开展辖区失业人员摸底调查,通过问卷、电话调查及入户访问等多种形式,详细了解其就业愿望、职业技能水平、求职岗位意向、最新就业援助需求以及求职中存在的意识误区。将未就业但有就业意愿人员列为重点帮扶对象,发放《求职手册》,及时采集求职登记信息、建立就业援助详细台账。

      在了解求职人员求职意向后,区级就业服务机构拓宽原有岗位采集渠道,在失业动态监测和年度用工需求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日常招聘会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动态掌握用人单位人员增减变化,采集适合求职人员的空岗信息,筛选适合参加专场招聘会的用人单位;镇街级就业服务组织则通过入企走访、电话回访等方式,将辖区内的用人单位纳入服务台账,定期回访采集空岗信息,并将用人单位信息按岗位分类归档,根据求职人员的岗位需求,甄选适合用人单位。

      “摸底”的目的是全面了解求职人员的个性特点、职业技能等与求职相关的信息,以求职人员的个体特征为出发点采集岗位、挖掘岗位,为开展“双指导”打基础。

       

       

       

       

       

       

       

      “双指导”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求职人员职业指导,二是用人单位用工指导。

      以区、镇街两级职业指导团为主体,开展双指导活动。一是结合求职人员的求职需求及在求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围绕转变就业观念、面试技巧、求职技巧、职场规划以及人力资源市场形势分析等内容,开展“一对一”、团体或主题职业指导,帮助求职人员加强认知、调整、了解政策,最终实现稳定就业;二是协助用人单位做“招不上人、留不住人”的典型问题原因分析,同时,围绕市区两级招用本地劳动力的优惠政策、空岗信息发布、招聘简章制作、招聘技巧、用人技巧、行业薪金指导等内容,提供科学的用人指导。每次职业指导课程均留存活动资料,具体包括:讲义文字资料、讲义PPT、签到簿、活动现场照片等资料,同时建立职业指导台帐,为今后做好就业服务奠定基础。

      “双指导”的目的有两个,对求职人员的职业指导是为了提高求职技巧、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就业信心,提高求职人员在招聘洽谈活动中的成功率;对用人单位的用工指导是为了让用人单位了解市区就业优惠政策、用足用好优惠政策,了解招聘新员工的技巧,让用人单位“用、用对人、留住人”。

          “定向见面”是促进求职人员就业的关键阶段也是检验前期公共就业服务成效的重要阶段。

      结合前期“摸底”调查结果,在求职人员和用人单位双方分别接受职业指导和用工指导后,按照岗位类型分类,通过组织小型精品见面会或以“一对一”见面会的形式,为求职人员和用人单位搭建面试平台。

      “定向见面”的目的是通过为求职人员搭建“就业意向-岗位”双向对接平台,避免其盲目投送简历,以提升人岗匹配度提高求职成功率。

       

       

       

       

       

       

       

      “全程助理”是贯穿始终的,在“摸底”调查确定了重点援助对象后,“全程助理”即开始介入。各镇街就业服务机构为每名求职人员配备一名就业助理员,全程辅助指导求职人员接受职业指导和面试,提升求职人员信心和求职成功率。在求职人员在求职中遇到困难时,及时;在求职人员选择的就业岗位不适合自身实际时,及时引导。在求职人员实现就业前,始终提供就业服务。

      “全程助理”是公共就业服务的一个延伸,目的是使求职人员在求职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有专业人员服务,根据每个求职阶段的不同特点提供更具专业性的指导和求职,用服务促进就业。

      “摸底+双指导+定向见面+全程助理”就业服务模式实施以来,南口镇、东小口镇、崔村镇、兴寿镇和城南街道等地区100多名就业困难人员参加了此项活动,通过四个阶段的就业服务,38名求职人员成功实现了就业。

      今年7月至9月,昌平区计划将“摸底+双指导+定向见面+全程助理”就业服务模式引进拆迁建设地区,进一步提升公共就业服务在拆迁建设地区的精细化程度和影响力,发挥公共就业服务在促进城乡劳动力就业中的积极作用。

      活动期间,按照“摸底+双指导+定向见面+全程助理”就业服务模式的实施步骤,将先后在拆迁建设地区集中开展职业指导系列、专场招聘洽谈会以及优惠政策宣讲等各个种类的公共就业服务。一是制作“系列指导课件”,并作为教材,组织各相关镇(街道)社保所职业指导师(助师)开展2~3次职业指导业务培训;二是开展未就业人员调查和就业困难求职人员调查,确定重点援助对象,实施重点帮扶;三是区镇两级就业服务机构采集适合拆迁建设地区城乡劳动力的空岗信息,并分别组织开展招聘洽谈活动;四是分别针对用人单位和城乡劳动力需求,开展各类职业指导活动,指导用人单位选择招聘方法、确定用人条件和标准,帮助拆迁建设地区劳动力了解职业状况、掌握求职方法、确定择业方向、实现稳定就业。(昌平职业介绍服务中心)

        

  • 关键词:就业指导
币安app官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