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学(中国古代史方向)专业介绍
专业研究方向:
1.秦汉史
2. 隋唐史
专业研究内容:
中国古代史以中国古代的历史为研究对象,近代以前的中国史都属于研究范围。中国古代史一般以朝代为段落,如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辽宋金元史和明清史等。同时,也可以进行专题研究,如史、制度史、经济史、文化史、军事史、社会史等。
培养目标:
中国古代史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具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品德,热爱祖国。在专业上勤奋学习,掌握历史学的基础理论与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研究工作的能力,并能够在本学科与相关学科做出有理论及实践意义的。中国古代史专业学制两年,在掌握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同时,适当参加一些科研工作,以培养研究工作能力及严谨的工作作风。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毕业后,能够从事中国古代历史及其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也能胜任新闻出版、方志编修等方面的工作。
专业背景、专业概况:
中国古代史是一个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专业,中国古代史研究由中国学者引领世界潮流,长期以来国外学者们难以企及。五十多年以来为国家建设贡献巨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古代史,是中国历史诸专业中最具有传统的学科,学科积累深厚,优秀学者众多,是中国历史学屹立世界学术之林的代表性学科。
对外交流及其他:
中国古代史专业对外学术交流频繁,主要有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方式,至于参加国家学术会议,与中外学者进行学术探讨则属于常见的交流形式。
主要开设课程:
中国古代断代史研究;中国古代制度史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历史典籍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等。
毕业生就业去向:以从事文职为主的企事业单位。
二、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考试科目:
101-思想理论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 632-中国历史综合
初试参考书目:
632-中国历史综合
常用版:
中国古代史(上、下册)(新版)福建人民出版社 作者:朱绍侯、鹏、齐涛
中国现代史(第2版)(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主编:王桧林 副主编:郭大钧
中国近代史第四版 中华书局 作者:李侃等 李时岳
北师大版:
晁福林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师范大学出版社
宁 欣主编:中国古代史(下册),师范大学出版社
郑师渠主编:中国近代史,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师范大学出版社
郭大钧主编:中国当代史,师范大学出版社
古代汉语:
王力:《古代汉语》,共四册。
复试参考书:
国学经典:十三经、二十五史、通鉴、楚辞等
《国学论坛》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三、专业课复习新祥旭内部指导
(1)零基础复习阶段(3月-6月)
第一遍看书。先把指定参考书买回来开始一本一本阅读。此时看书应注意不分重点难点,甚至是绪论也要看。书中肯定会有看不懂的地方,但是不要灰心,不要着急,多看几遍就可以了。在看书的同时要注意条,根据目录看书,会更清晰。把自己认为是重点难点的内容划下来,可以稍稍做简单的笔记,不大篇幅做读书笔记。
(2)基础复习阶段(7月-9月)
在第一遍看书的基础上开始看的更加深刻,进入理解阶段。这三个月争取做到掌握每本参考书的框架结构。看书时注意结合目录看,把目录和内容紧紧结合在一起。此时看书还是全面完整的方式,把书中内容尽可能多的掌握。可以在书中稍做笔记以辅助阅读。此时也属于打基础的阶段,基础很重要,所以要踏踏实实看书,不浮躁,不着急。
(3)强化提高阶段(10月-11月)
在之前看书的基础上,进入记忆阶段。看书速度加快,并结合真题看。争取这一阶段看书在2遍以上。尤其是到了11月,进入全方位阶段。有两个方向,一是根据真题来找到书中重点,二是自己要相信自己的感觉,有些内容自己认为是重点的就记忆。如果报考学校有认识的学姐学长,可以多多向他们咨询相关信息。这一阶段比较辛苦,但是却是最关键的阶段,所以一定要相信自己,住。可能后会忘,这是很正常的,但要背下去。
(4)冲刺阶段(12月-考前)
这一阶段分为两个时间段:第一是12月份,进行专业书的最后一轮复习,全方面,速度加快,然后再把书中的重点难点背一遍。第二是12月底到考试前,自己将之前找到的重点罗列出来,自己出题目,然后。也可以找到别的学校的真题,看看其他学校的出题思,切忌多找,一两份即可。最后的阶段也是查缺补漏的阶段,背书,争取合和打开书阅读是一样的效果。
温馨提示:新祥旭每年都有中国人民大学国学考研成功,加可交流经验并赠送相关考研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