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粤语话剧何时旧山河?
数月前,我拜访了我父亲曾炜的老友、粤语话剧表演艺术家林兆明。现年86岁的他依然声若洪钟,一开口便向我诉说,“如今人人都话我是讲古大师,我再三声明,我们粤语话剧与讲古不是同一行当。”
我懂的,粤语说书(讲古)是对小说或民间故事进行再创作和表演的曲艺品种之一,“讲古寮”摆一张小长台,讲古佬一拍惊堂木,“前文讲到……”而粤语话剧要有文学剧本和舞台,需要有素养的导演和有文化的演员团队。
粤语话剧的历史要从1928年讲起,由来自上海艺术学院的田汉、欧阳予倩发起,在广州成立戏剧研究所,所址就在永汉北财厅附近一间楼房,研究所下设演剧学校,洪深任校长,田汉任“名誉校长”,有本地青年赵如琳、卢敦、罗品超、章彦、陈酉名等,聂耳也曾到此学习过。针对都是广东人的特点,几乎全部用广东方言演出。总督金文泰来广州搞 “粤港”,广东省秘书处指定欧阳予倩领唱《宝婵献酒》,但演出时却是用粤语演进步剧《买卖》、《国粹》和《贼》,曾经翻译过《粤讴》的金文泰倒是听懂了,弄得省下不了台。
新中国成立后,广东珠三角地区只有华南话剧团和歌舞团,难得看上一场戏。1953年司马文森、曾炜等创作的多幕粤语话剧《出》到全省粤语地区巡演70多场,每到一处都大受欢迎。饰演剧中男女主角的林兆明和缪燕飞至今保留一张照片,拍的是农民背着行李来看戏,那时剧团在东莞演出时,农民为看一场戏,要背着行李,走好远的水,晚上看完睡一觉,第二天才回去。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由张悦楷、林兆明主演的粤语话剧《七十二家房客》更是大受欢迎,1960年演到1962年,从广州演到乡镇,共演400多场。以后虽经历十年的文化大,到20世纪80年代初的大门打开,粤语话剧再次繁荣。父亲曾炜将欧阳山的《三家巷》改编为多场景的粤语话剧,广州市话剧团在南方剧场上演60多场。
粤语话剧曾是广府文化的一座山,山虽不高,却是许多有心人堆起来的,繁荣而接地气,以鲜明的地方性、文学性,在广府地区大受欢迎。
可到了九十年代,演艺界的浮躁,使需要去打磨去体验去创作的粤语话剧日渐式微,到了当今,作为一个曾经辉煌的剧种,已经没有演出,没有剧团,逐渐被人遗忘。一说到这,曾为此奉献一生的林兆明不禁疾首。他一次又一次地问:粤语话剧有传统,有观众,为何没有生命?
1957年反广东地方主义,曾说要解散粤语队,幸好省市文艺界有那一批从战火岁月走过来的中坚合力支撑。1977年后,还有一批粤语话剧精英,撑起舞台的大半天。如今的衰落是数十年话剧艺术教育的缺失。粤语话剧何时能“待从头旧山河”?我们一起期待着。